“如果我没给Pony发邮件,申请做微信,而是去打桌球了,可能就不会有微信了。”52岁的张小龙,如是说。 今年1月,微信满10岁了。在他看来,现在每天接近10亿人在使用的微信,在当时,只是一个突如其来的想法。 这10年来,从小米的米聊、阿里的来往,到字节跳动的多闪、罗永浩的聊天宝、微博的绿洲,张小龙和他的微信团队,迎来了一波又一波的竞争对手,但微信一直是稳扎稳打,现在稳坐社交类App头把交椅,日活突破10亿大关。 最初的对手,米聊将于今年2月19日停止服务,来往团队也已转向新战场,聊天宝、绿洲更廖有人提及...... 历史惊人的相似,但绝不是偶然。百战成王的微信,比谁都明白,这个领域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。 改变就在眼前,微信最新的对手变成了抖音、快手等跨界突袭者,双方在视频内容、电商交易上开始了“明争暗斗”。 令人好奇的是,走过了文字时代和图片时代,张小龙还能在视频时代继续称雄吗? 52岁的张小龙还能懂20岁的小年轻吗? 入局晚、交易规模暂时落后的情况下,微信视频号会像奇袭“米聊”,战胜“来往”那样,守护住自己的位置吗? 微信的诞生启蒙于“kik”,一款功能简单到极致的即时通讯软件。 2010年10月中旬上线的kik,在15天内就吸引了超过100万用户。当时的kik既不能发送照片,也不能发送文件。可以理解为,kik就是免费短信聊天软件。 kik用户量的迅猛增长,证明了一个结论,用户对这种简便且低成本的沟通方式,存在巨大的需求。 原因在于,2010年前,即时通信领域是短信和QQ的天下,前者主打熟人通讯,后者主打陌生人社交。但两者并不完美,都存在痛点:短信按条数收费,电脑端的QQ虽然免费,但手机QQ还是要收取较多流量费用。 kik的出现,恰逢其时。 当年6月,乔布斯在苹果全球开发者大会上发布了iPhone 4,奠定了智能手机的基本框架。由此,移动应用革命拉开帷幕,流量费用大幅下降趋势已成。 张小龙曾经在微信公开课上说:“当kik出现时,我意识到这是一个机会,并不是指这个产品本身,而是当我们开始用智能手机,很多基于PC的短信产品都不能实现很好的沟通体验。” “做一个有效的沟通工具”,是张小龙最初的想法。 他当即就给腾讯总裁马化腾发邮件,获得了许可。张小龙带着QQ邮箱手机客户端的团队,包括后台开发、前端开发、UI,再加上一个产品毕业生,凑满10个人就开工了。两个月后,他们做出了微信1.0版本,此时距离kik上架应用市场仅过去了3个月。 2012年3月,微信用户突破1亿,用时14个月。互联网历史上,用户数突破1亿,QQ用了近10年,Facebook用了5年半,Twitter用了4年,微博用了20个月。 2011年至2013年,即微信推出的前3年,微信迭代了6次版本,从一开始仅支持“收发文字消息”,到支持视频、语音、地理位置、名片等多种形式的信息,新增的朋友圈也倍受用户欢迎。 时至今日,微信版本迭代了8次,日活跃用户数已经突破了10亿。 回忆起来,微信支付、公众号、小程序、企业微信、视频号等功能,都曾是当时刷新纪录式的创新。 例如,2013年8月,微信支付正式上线。次年春节,在春晚摇一摇收红包的加持下,除夕当天,微信红包收发总量达10.1亿次。 据第三方统计机构发布的数据显示,仅仅两天时间,微信就绑定个人银行卡2亿张,而支付宝为此用了8年时间。到2017年,微信支付绑卡用户超8亿。 再比如,2017年初,张小龙把“小程序”搬进了微信。当时所有人都不理解小程序是什么,微信将它创造性地定义为:小程序是一种不需要下载、安装即可使用的应用,代表了“触手可及、用完即走”的理念。 2018年年中,微信上出现了100万个小程序,超过150万开发者加入。2019年,小程序DAU超过3亿,累计创造8000多亿交易额;2020年5月,小程序日活突破4亿,全年交易额同比增长100%。 还有,2012年8月上线的微信公众平台兼具媒体和电商双重属性,知名媒体人吴晓波在《腾讯传》中,给予了很高的评价,将其诞生意义总结为,“革命性地改变了中国互联网以及媒体产业的既有生态”。 2016年发布1.0版本的企业微信至今都被誉为私域流量的宝剑利器,2020年企业微信活跃用户数达到了1.3亿,企业通过企业微信服务的微信用户数达到了4亿人; 在电商业内人士看来,2020年刚刚内测的视频号,将会成为继快手、抖音后的短视频第三极、很有可能成为下一个流量风口。 走到如今10亿级日活,微信在成长的10年里,遇到了不少“打擂者”。 kik出现在2011年10月,国内率先模仿它的不是微信,而是米聊。彼时,米聊、微信都被称作“类kik应用”。 米聊的研发上线仅用了一周时间,随即打出这样的宣传标语:“爱免费,更爱实时状态,比短信方便,不愁话费账单。新奇的沟通方式,我不是QQ,也不是飞信,我是米聊。”。 在小米传记《一往无前》中,雷军谈到了当时他与米聊未来的预判: “如果腾讯用QQ这个产品来迎战米聊的话,小米尚有一丝机会,因为QQ在手机上不符合移动互联网短平快的用户体验; 如果腾讯没有犯任何战略错误,选择用完全相同的产品形态来迎战米聊的话,只有在它能给米聊一年抢跑时间的前提下,小米才有50%的胜算; 如果腾讯在一年之内拿出一模一样的产品,那么,腾讯的综合资源是小米的一万倍,小米将处于完全的弱势,届时,腾讯会把全部的工程资源和推广资源扑上来,小米获胜的概率将是零。” 张小龙的速度超乎雷军的想象。2010年12月,米聊上线;2011年1月,微信上线。雷军设想的1年时间窗口期,被微信团队压缩到了不足2个月。 后来,马化腾在一次公开演讲时表示:“微信的研发是生死时速,因为另一家对手也正在生死时速。他们赌我们不会那么快。” 2012年3月,微信用户数突破1亿;同年8月,米聊用户数仅有1700万。 米聊和微信,孰优孰劣,高下立现。 今年1月,微信十周年公开课发布会当天,米聊官方通过微博发布公告,将于今年2月19日停止服务。 《商业价值》这本书写道,类kik应用看似简单,但它的最终胜利只属于技术、资本实力双雄厚的团队,其原因是kik类服务产生的巨大数据流量,对服务器的数量和质量要求非常高。 来往,作为阿里集团核心项目,是第二个出来挑战微信的江湖地位。 来往成立于2013年9月,除了语音、文字等基本的通讯功能之外,来往支持阅后即焚,主打私密、安全。 上线初期,马云亲自为来往站台,阿里巴巴斥巨资邀请明星入驻,不计成本地拉新获客。 阿里还在内部邮件中号召“用愚公之精神去挑战微信”,甚至直接下达指标,每个阿里人11月底前必须有外部来往用户100个,否则年底就视同放弃公司的年终红包。 2013年11月,来往的注册用户数突破1000万。 但好景不长,来往的阅后即焚、免费表情、500人大群等功能的吸引力逐渐下降,再加上失去巨额资金推广后,来往的用户增长数据开始下跌。 2015年,来往悄无声息地更名为阅后即焚应用点点虫。来往团队失败后,迅速转战在线办公平台钉钉。 “没有来往就没有钉钉,钉钉就是来往的延续。”钉钉创始人陈航如是说。 今年,新来往团队还在打造一款主打社交软件——Real如我,目前已在部分省市灰度内测中。 阿里集团社交之心不死,推出独立的社交App如果行不通,那就在原来的App里增加社交功能,例如,支付宝推出“我的朋友”、“圈子”、“校园日记”,淘宝推出通讯录、群聊等等。 除小米、阿里外,众多互联网巨头都想要在社交领域分一杯羹。 2019年,快播王欣推出马桶MT,字节跳动张一鸣发布多闪,锤子科技罗永浩发布聊天宝(原“子弹短信”)、新浪微博推出绿洲...... 微信作为社交领域的先入局者,凭借用户的高依赖度,建立起了市场排他性。无论是米聊、来往,还是聊天宝、绿洲向微信发起攻击,微信都把用户攥得紧紧的,丝毫未受到影响。 看起来,微信战无不胜的神话,短时间无人能够打破。 张小龙还能引领几个10年? 严格意义上说,张小龙的对手圈本应该只有社交类App,但现在的已经从一个简单的通讯产品,演变为一个集通讯、社交、电商为一体的生态,涉足的领域越广,竞争对手的挑战也会来自四面八方。 现阶段,最让微信焦虑的是跨界突袭者。其中以抖音、快手为甚。 抖音、快手从短视频切入,延伸至直播领域,继而搭建起商品库,完成电商交易闭环,在内容和电商这两方面,与微信开始展开角逐。 消息、公众号、小程序、朋友圈......在过去的10年里,张小龙这个文艺范儿的产品经理,一直在扩充微信功能,囊括的内容方向,主要是文字和图片两种形式。 “视频将是下一个十年内容领域的主题。”张小龙笃定地说道。 从2018年起,微信就在视频方面开始下功夫,7.0版本中推出了“时刻视频”,又在今年的8.0版本中,用“状态”(背景可选择为视频)功能取代了它。 但事与愿违,微信视频相关功能一直不温不火。独立短视频App抖音、快手却迅速蹿红,日活数据节节攀升。最新数据显示,抖音日活已经突破6亿,快手日活已突破3亿,而视频号日活为2亿。 更为重要的是,数亿级的日活流量已经成为抖音、快手变现的天然土壤。 据公开信息显示,2020年抖音平台交易额突破了5000亿元,去年前11个月里,抖音电商总体GMV增长11倍;截至去年11月,快手交易额达到了3326亿元,约是2019年全年GMV的5倍。 对比抖音、快手,去年1月刚刚内测的视频号“出生”就稍晚一步,商业化又晚了一步,直到10月才支持挂购物车带货。 为了能够“后来者居上”,视频号可谓铆足了劲儿。 去年一年,微信正式版本更新达21次之多,视频号相关功能更新更是超过了100次,视频弹幕、微信小店、长视频上传、以及最新的微信直播。对此,外界能够明显感知到,微信一改此前克制的风格,迭代更新,正在提速。 不过很遗憾,来自商家们的反馈是,视频号带货能力还是远远落后抖音、快手。截至发稿,微信官方暂未透露视频号交易规模数据。 不止如此,微信还面临着创新不足的质疑声。 1月21日,微信8.0版本面世,接踵而来的是褒贬不一的评价。“微信越来越像QQ了,这几年(微信)没什么亮点了。”一位微博用户如是评论“状态”功能。 2亿人设置朋友圈三天可见,微信用户对部分新功能的弃用,实际上已经表明了他们的态度。 有资深营销人对此发出质疑,张小龙作为一个产品经理,的确是有自己的辉煌时刻,但市场上出现越来越多的打擂者,张小龙还能扛“打”吗?60后的张小龙能懂90后、00后吗? 事实上,微信内部十分清楚,张小龙与微信,已深深绑定。 1月19日,张小龙在微信之夜近两个小时的演讲中,把焦点放在了视频号和电商上。 这释放出一个信号:短视频是微信必须直面的战场。不过问题是,视频化时代的“博弈”,张小龙还能有几分胜算?
End
文章内容转载自:亿邦动力